名师

烹饪文化——鲁菜之孔府食馔

孔府菜,是遵循孔子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的遗训,由孔府历代名厨精心创制,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独

荣誉及获奖情况:

     孔府菜,是遵循孔子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的遗训,由孔府历代名厨精心创制,逐渐形成的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典型官府菜,是烹饪文化宝库中的瑰宝,是鲁菜中的个重要流派。

    总得来说,孔府菜有四大特色:其,礼仪庄重,等级分明;其二,选料广泛,用料讲究;其三,做工精细,讲究盛器,善于调味,技法全面;其四,命名讲究,寓意深刻。本文就孔府菜的“做工精细,讲究盛器善于调味,技法全面”特色向大家介绍孔府菜的魅力。

11421AZ7-0.gif

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——鲁菜之孔府特色

 

点心制作精细,配用美汤。讲个小故事:有次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之妻陶氏吃点心时,看到点心大小不,就叫做点心的厨师玉怀来责问。玉怀说,我虽然是用手掐的面剂,但份量是很准的,太太不信请过秤。陶氏即命人用秤称,果然点不差。

如故事所说,孔府烹饪非常讲究,如所用的各种点心不仅都是自己府内的厨师制作,而且定要现做现吃,制做精细。孔府的点心般分为两大类,—类是供衍圣公府的主人们食用的,数量较少。另种是外用点心,主要是用于进贡、馈赠、恩赏。清末,孔府进贡的糕点以“枣煎饼”和“缠手酥”为多。孔府食用糕点时还要配用各式各样的汤。如绿豆糕配山楂汤,各类酥点配用桂圆汤、莲子汤、百合汤等。咸点心则配用紫菜汤、口蘑汤、银耳汤等。

品锅.gif

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——孔府菜:品锅

 

菜肴讲究精美,重于调味,工于火候。孔府菜在选料上极为广泛,粗细料均可入馔。只是细料精制,粗料细做。口味以鲜咸为主,火候偏重于软烂柔滑,烹调技法以蒸、烤、扒、烧、炸、炒见长。而且制作过程复杂,调味多样,烹调技术交叉运用,菜品制作,很见功夫。用煨、烧、扒等技法烹制的菜肴,往往要经过三四道程序方能完成。如“三套汤”,仅煮汤就需换三次主料。煮好后,再加红、白哨(即鸡腿肉泥、鸡脯肉泥)进行吊制,使此汤鲜咸醇郁,原汁原味。再如“酿豆莛”,选用孔府内宅特制的豆芽(粗、直、根少),去掉头和根,用细铜丝将中间空,然后酿上鸡肉馅,再用热油淋过,然后烹清汁炒制出来,鲜嫩脆爽,别具风味。

诗礼银杏.gif

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——孔府菜:诗礼银杏

 

其它的菜肴有当朝品锅、御笔猴头、御带虾仁、带子上朝、诗礼银杏、烤花揽鳜鱼、怀抱鲤、神仙鸭子、油泼豆莛等。

    “美食不如美器”孔府历来十分讲究盛器餐具,银、铜、锡、漆、瓷、玻璃、玛瑙等各种质餐具,风格迥异,丰富多彩。因事因馔而用,珠联璧合,名馔生辉。进餐席面注重食,器相宜。鹿用鹿形盘,鸭用鸭船,鱼用鱼池。煎炒宜盘,凉菜宜碟,汤羹宜碗,大件宜钵。因菜设器,按席配套,食器相映,多态多姿,点缀席面,富丽堂皇。孔府菜,正可谓孔子所说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。

预约免费体验课
获取学费
在线咨询
返回顶部